联合国国际儿童日

联合国国际儿童日

11月20日是联合国大会于1954年通过决议设立的“国际儿童日(Universal Children's Day)”。

世卫组织:应对气候变化

世卫组织:应对气候变化

世卫组织:立刻行动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每年可挽救近70万人生命。

非洲工业化日

非洲工业化日

联合国呼吁中小企业推动消除贫穷和为妇女和青年创造就业。

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公共健康

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公共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11月16日表示,将巴黎条约视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条约。

教科文组织报告

教科文组织报告

大多数国家不论收入水平如何,都把研究创新视为经济可持续增长和促进发展的重点。

传统行业 | 数字移动技术对博物馆行业发展的技术、趋势与挑战

发表时间:2015-09-08        来源: 宣传部

前言

博物馆机构未来五年的前景如何?哪些技术和发展趋势将推动博物馆行业的发展与变革?哪些是可以解决的挑战?哪些是难以克服的挑战?如何制定有效的战略解决方案?这些关于技术运用和教育变革的问题引发了全球专家的协同研究和讨论。

在新媒体联盟(NMC)与巴尔博亚公园在线协作(Balboa Park Online Collaborative,BPOC)的合作支持下,来自不同国家的56名专家将研究成果汇集成了《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博物馆版)》。

该报告旨在考察新兴技术对博物馆行业发展及解说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潜在影响。报告放眼2015-2019年,确定了18项极有可能影响技术规划和决策的议题,包括加快博物馆行业技术应用的六大趋势、面临的六大挑战以及六大技术进展(如下图所示)。

总体而言,报告高度关注了技术与实践发展的趋势。NMC地平线项目主要研究的问题包括:

未来五年,影响博物馆行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有哪些?

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考察那些正在衰退的技术?

当前被广泛使用于博物馆教育和解说的技术有哪些?

博物馆行业可以从消费者、娱乐业和其他行业的新技术应用中吸取哪些经验?

未来四五年内,博物馆行业会关注哪些新兴技术?

为了发展博物馆教育和解说技术,哪些技术应该得到快速发展?

在未来五年内,博物馆行业技术应用面临哪些挑战?

一、加快博物馆技术应用的关键趋势

报告沿用以往讨论趋势和挑战的三元维度展开,即政策、领导力和实践。在这里,政策指的是管理博物馆所涉及的正式的法律法规、规范指南等;领导力是在专家深入研究和深思熟虑基础上,对探索未来愿景的直接体现;实践就是在博物馆及相关领域将新思路和新方法付诸行动。

政策方面。所列举的趋势均对政策有所影响,其中两项有望在未来五年内对决策产生很大影响。由于资金分配决策常常依据定量分析,因此数据分析已经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和博物馆研究议题的兴趣点。这种趋势会慢慢扩大,在今后一两年内到达顶峰,届时将会需要相关制度和政策支持。

领导力方面。专业人员的跨机构合作,可以建立一些模式,以便分享最好的实践经验和工作标准,从而提高数据的开放性。从短期影响看,领导层着重讨论的问题是博物馆如何制定相关策略,吸引和服务网上访客。

实践方面。很多案例表明,六大趋势将对博物馆教育和解说技术产生影响。从世界范围来看,很多私营企业正在投资和支持博物馆教育项目,在不占用博物馆经费预算的同时,促进了博物馆教育的发展。

1.长期趋势:提高创新能力

博物馆一直被认为是创造性表达的风向标。艺术家们可以应用新的技术,设计展品的尺寸,或创新作品的展示形式。例如,一些数字化交互技术可以赋予艺术新的定义,一些技术也可以用于扩大艺术作品的展示空间,同时带给观众丰富的情感变化和个性化体验。

近年来,博物馆通过开发手机APP,实现了运营模式与移动应用、社交网络的紧密结合。未来,博物馆还会开发更多的互动体验。这一趋势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艺术家通过新的技术繁衍出更多自然主义的艺术形态,二是为观众提供交互技术的深度体验。

艺术作品的展示方式也可以被用于教育领域。例如,利用3D 打印技术模拟计算机里的虚拟世界,带给人们身临其境的感觉。利用新技术再现古代场景,引领参观者穿越时空,亲历古代的事与物。这种方法既可以保护文物,也可以丰富参观者的历史体验。

目前,政府已经逐渐认识到创造力培养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博物馆一直被看作是培养创造力的摇篮。因此,对于博物馆而言,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政府有责任对这些项目给予持续的支持。

领导层也把推动创造力发展放在了首要位置。最近美国博物馆计算机联盟就在讨论博物馆业的未来和“后网络技术”。他们认为,未来可穿戴技术、自动量化技术都有可能被应用到藏品展示当中。因此,博物馆需要不断开发前瞻性的项目,并配置新的设备。

2.长期趋势:私营企业在博物馆教育中的兴起

随着科技的进步,博物馆教育的方式也随之改变。近几年来,就教育而言,很多公司和新兴企业直接或间接地与博物馆开展了合作。然而,在讨论第三方私营企业能否推动博物馆行业发展时,大家对此抱有不同态度。一些专家认为第三方私营企业的参与,可以帮助博物馆审视自身的问题与不足,并加以改善。不管怎样,这股力量在促进公众深入了解文化遗产方面将产生一定作用。

推动数字化技术发展可能需要重新调配资金支持方向。比如,重新考虑人力资源、科技基础设施、程序设计和其他资源的配置情况。一些关于博物馆教育和解说技术的项目,也随着新技术的应用有了新的发展。智能手机、APP、社交网络可以吸引无处不在的参观者,这一优点被博物馆业内人士看好。于是,一些博物馆开始调整财务预算,转向对新技术应用的支持。但是,一些中小型博物馆,却因资金不足,在技术升级方面显得力不从心。这些现象推动了利益相关企业肩负起推动大众文化发展的责任,包括提高大众艺术品鉴能力和引导公众了解文化遗产。为此,这些企业正在积极地与博物馆行业开展多样化的合作。

第三方的参与打破了制度壁垒,从根本上强化了文化的大众表现能力。这种发展趋势与博物馆如何利用私营企业提供的服务密切相关。例如,教育产品的应用、基础设施的更新,以及新技术在解说中的应用等。虽然这种趋势还未在相关政策中得以体现,但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开始影响政府相关部门。在文化部门,一些代理机构和组织已经建立了一些机制和模式,推动博物馆与私营企业开展跨行业合作。

3. 中期趋势:加强跨机构合作

整合资源,创新发展,推动了博物馆领域的跨机构合作和联盟组建。在跨国合作中,不同国家的博物馆可以共同关注技术的应用、分享展品和联合办展。

对新技术的追求加剧了同业合作的趋势。业内资深人士认为,这种集体行动有助于基础设施升级和数字化服务水平提升。此外,那些毗邻大学校园的博物馆,还可以更好地利用学校资源。

以教育为重的机构合作已不再是新鲜之事,但通过技术支持的合作确是实践创新之举。研究发现,博物馆之间的合作往往遵循技术优势互补原则。目前,业界正在研究数字化平台联合开发的标准,例如发展开放性数据、搭载可穿戴技术的展品设计等。

政府正在研究相关政策,以鼓励、刺激文化部门之间的合作。博物馆的合作以科技为重,从这方面来讲,制定相关政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对于领导层而言,规划以技术研究和应用为主导的项目可以促进跨馆合作。使用这些技术,可以建立新的沟通渠道、设计新的展示平台。这种合作会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把博物馆与日常教育进行结合。此外,跨机构合作对于缺少经费又想创新的小型博物馆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4. 中期趋势:博物馆运营越来越关注数字分析技术

为了创新政策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博物馆行业,政府部门正在开展数据分析工作,以此了解文化机构的变化情况和博物馆数字化发展现状。在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Institute of Museum and Library Services,IMLS)正在开展一项“世界博物馆数据文件”的海量数据调查项目,首次收录了美国35,000家博物馆和相关组织的情况。这种大数据分析有助于协会更好地开展行业服务。

5. 短期趋势:扩展参观者概念

6.短期趋势:关注参与经历分享

人们对公众参与和社会交往的期望使得博物馆的规模、参与方式和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注重利用社交媒体、内容开放获取、公众参与等方式,来实现公众力量的参与。一些人士正在创新互联网工作模式,使观众融入到展览和展品当中,给予观众生动而深刻的体验。此外,区分专业机构和个人意见也显得十分重要。这些意见不仅能够丰富展品,也可以使解说更具有价值。这些方式在线上线下都得到了充分利用,越来越凸显价值。因此,为了谋求新的发展,博物馆正在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吸引公众参与当中。

显然,先进的技术、交流与分享工具可以扩大博物馆的服务群体。让观众参与到展览之中,赋予展品和展览更多的意义,一时间也成为了艺术展示的新方式。对于博物馆而言,这种做法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策略。新型的交流模式使文化机构更加契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 制约博物馆领域新技术应用的挑战

项目专家组将挑战归为三类,把那些理解并知道解决办法的挑战界定为“可解决的挑战”;把那些理解但不知道解决办法的挑战界定为“艰难的挑战”;把那些复杂难明、尚需更多数据分析和观点归纳来寻找解决办法的挑战界定为“棘手的挑战”。这些挑战所产生的影响会在政策、领导力、实践三个元维度上加以体现。

政策方面。尽管所有的困难都会受到政策影响,但有2个特殊性挑战受到了更多关注。一个是提高博物馆专业人员数字化应用能力,一个是数据的隐私保护。

领导力方面。这里同样有2个挑战值得提及。一是在新技术应用于博物馆领域之前,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准入原则和技术标准。二是技术改进、工作流程优化和基础设施升级都需要有效的领导力予以保证。

实践方面。这里需要特别关注2个影响博物馆教育和解说技术的挑战。平衡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的关系是一个艰难的挑战。例如,弗莱艺术博物馆(The Frye Art Museum)正在通过冥想课,以模拟的方法帮助参观者建立艺术欣赏逻辑。另外一个挑战则是如何应用数字化策略,这对那些加快数字化建设的博物馆而言尤为重要。

1. 可解决的挑战:制定数字化战略

无所不在的技术应用正在影响博物馆的战略制定和数字策略。这些策略涉及到硬件、软件、网络发展和数字化应用等方面,并倾向选择敏捷性、灵活性、易用性的新技术。博物馆数字化的表现形式不仅仅包括网站,还包括社交媒体、移动工具、APP、电子筹款等等。博物馆不能简单地以网页形式存在于网络之中,还需要进行新的流程规划,配备必要的人才。

当代社会发展更多地强调社会参与性、网络化和资源开放性,博物馆也不得不通过数字化策略来倡导公众参与。一些先行者认为,数字化策略重点不是数字平台的搭建,而是挖掘公众的力量。当然,也有人认为它会给发展带来阻碍。无论如何,博物馆在制定计划时,必须兼顾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既要重视未来新技术所带来的价值,又要重视现阶段对公众参与的激励。

为推动文化与艺术发展,一些政府部门已经开始关注技术革新对博物馆行业的影响。澳大利亚已经建立了一些奖励和工作原则,以支持博物馆的数字化发展。另外,一份关于2020欧洲数字化倡议的议案也强调了,要进一步关注博物馆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进程。

要想确保技术革新计划顺利实施,领导者需要具有强大的责任感,并对未来充满信心。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最近就执行了一项计划。通过这项计划,该博物馆进行了机构重组,包括整合资源,成立数字化部门,招募数字化管理执行官,设立社会化媒体经理、网站管理员、内容建设团队和声音引导团队。这项计划的目标是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

2. 可解决的挑战: 提高博物馆专业人员数字化应用能力

随着互联网、移动设备和其他技术的扩散与普及,对数字化手段的理解日渐成为了博物馆从业人员的职业新要求。尽管,官方机构目前还没有提供这方面的示范性课程,但职业教育水平必须被提高。因为提高员工新技术应用能力是提高博物馆解说水平和观众体验的基础。但是,提高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需要全行业的多方响应,基础设施升级和工作流程优化亦是必要之举。

虽然数字化应用技能一直被教育界认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但专家小组一致认为,只要众多博物馆和相关组织共同行动,这一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大学的博物馆专业增设了网络著作权法、数字成像和扫描技术等课程。

虽然推动博物馆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的相关政策尚未形成,然而一些具有政府职能的组织,例如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已经准备向博物馆提供资助,帮助其提高从业人员的数字化应用技能和基础设施升级。另外,“火花博物馆资助项目”(“Sparks! Ignition Grants For Museums”)正在鼓励博物馆开展运营和服务模式的创新。

3. 艰难的挑战:平衡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

为适应数字化应用和文化遗产机构展示策略的转变,博物馆需要升级基础设施,并采用新技术满足智能移动终端客户的需求,这就不得不把技术费用作为预算考虑的核心内容。然而,更多业内人士却呼吁博物馆要重视展示技术的综合使用。尽管今天参观者依赖自己的设备来获取信息,然而2014IPSOS报告指出,重新审视“在线生活”应该开始引起全球性思考。在过去5-7年之间,IPSOS研究人员曾多次表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在线生活”带来的负面效应。尽管博物馆领域的研究人员正在努力调和“在线生活”与“现场参与”之间的关系,但至今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

4. 艰难的挑战:衡量新技术的影响

手机APP、社交媒体、自然用户界面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博物馆领域,用来增加展品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但是,一些人同时开始担心对新技术的依赖会阻碍评估体系的发展。虽然一些博物馆对传统项目开展了评估,但都没有找到最适合的评估标准。事实上,对比技术实施前后的情况是制定评估标准最大的技术障碍。而文化领域并无先例可循,因此目前的尝试很可能只是一种赌注。

新兴技术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独立描述某一设备或者工具的确切影响十分困难。数据网站(Debate.org)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60%的受访者相信新技术设备提高了他们的生活品质,而40%的人则持相反意见。其实,无论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这种差异只是在于新技术的使用,而非技术本身。

博物馆肩负着教育的责任,追求新技术的应用,目的是提升观众的艺术品鉴能力和历史文化认知水平。对于博物馆而言,移动APP不仅可以扩大观众规模,还可以提升互动交流的品质。然而,互动体验的评价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比数量更难于评价。

用社交媒体与用户交流、追踪粉丝动向已经在博物馆运营中得以实践。一些人采用计算项目收入的方法对这项技术的影响进行评价。例如,一个名为Palazzo Madama的意大利小型博物馆,在对用社交媒体众筹购买名贵瓷器的项目上,就使用了这种评价方法。然而,尽管这个短期项目的评估获得了成功,但并非长久之计。我们仍然需要制定长期项目和新技术的评估框架。

《未来的博物馆》一书认为,社会、政治、情感、教育、创意、观众参与程度等因素,未来都可能成为制定新技术影响评价标准的要素。但是小型博物馆囿于财力和精力的限制,无法配置追踪系统和监控设备。特别是大型技术供应商进入这个领域之后,给小型博物馆带来了更多挑战。2014年年底,谷歌宣布正在开发一款名为“谷歌文化学院”的手机APP。这款软件将通过3D地图、视频等技术引领在线观众进入“真实的博物馆”。这个平台还为博物馆提供了追踪观众行为的功能。

5. 棘手的挑战:提高技术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优化工作流程

博物馆不断升级技术设备,更多的是希望向观众提供高质量的解说服务,提高观众对展品的理解。甚至它们希望通过综合性的数字化策略,为来自于不同区域的观众提供适宜的解说服务。

经验表明,博物馆乐于不断升级数字化设备,一是为了管理展品,以确保资产安全;二是希望将数据与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分享,甚至与子孙后代分享现代人的成果。然而,随着数字化管理目标的不断提高,人们越发地意识到专业管理团队的重要性。

提高资源数字化管理水平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由于资金缺乏,一些博物馆常常出现无法聘用专业人员,或者无法提供专业在职培训的现象。于是,专家们不断强调雇佣多方面的员工和提供多样化的培训课程十分必要,甚至认为数字化技术应用和博物馆管理等培训内容应该被特别提供。这些工作应该得到经费支持,以确保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从国家层面而言,制定基础设施维护的相关标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美国国会图书馆正在积极支持工作流程标准制定和基础设施建设。加拿大遗产信息网络(The Canadian Heritage Information Network)也为博物馆和文化遗产机构提供了一个数字化工作网络。该机构通过网站向博物馆专业人员提供大量信息,并向文化遗产部门提供展品管理资源和专业管理技术支持。

此外,一些个人和机构也开始纷纷分享自己的知识与经验。2012年,博利奇数字化出版博物馆(Museum Digital Publishing Bliki),就提供了一个平台,向博物馆从业人士分享相关知识与经验。在这里,人们常常通过博客讨论数字化战略、工作流程等与数字化相关的话题。

6. 棘手的挑战:关注隐私安全

为了获取优惠或者免费服务,用户常常允许企业和博物馆跟踪个人交易和访问行为。随之而来的是数据隐私安全问题倍受关注。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在美国和英国,80%的20—40岁的消费者认为,在数字世界中隐私已不复存在;87%的人认为,个人隐私没有足够的保障措施。与此同时,消费者还对储存信息和信息使用的透明度表示担心。虽然,博物馆正在不断提升隐私保护服务水平,但似乎难以将网络犯罪分子挡在门外。

随着消费者数据的增长,数据泄露的风险也相应增加了。Ponemon Institute的一项调查显示,43%的调查者承认,2014年他们所在的公司出现过数据泄露超过1000条的事件。数据泄露事件比前一年同比增长10%。令人担忧的是,60%的受访者并不知道经历过数据泄漏事件。更加糟糕的是,2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就职的公司有完备的数据安全保护措施。

Trustwave全球安全报告表明,美国的网络犯罪值得特别关注。全球59%的安全漏洞问题发生在美国。欧洲大学中央媒体、数据和社会中心(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s Center for Media, Data, and Society)最近一份报告显示,数以万计的个人信息已经被泄露,其中89%的数据泄露属于公司过错。

面对这种挑战,人们对隐私保护表示失望。社交生活正在迅速模糊公共领域和私人生活之间的界限。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感,个人会在线更新状态、共享照片,以增进友谊,加强交流。个人数据是知识经济中的货币,受到许多商业模式的重视。然而,找出个人隐私保护方案可能就要寄希望于青少年和00后们了。因为他们将大部分时间用于上网,同时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用于保护隐私。Snapchat 和Cyber Dust正在掀起新的社交潮流,它们采用了一种融合公共交流和私人交流的方法,同时不会在网络上留下信息痕迹。

政府正在想方设法保护个人隐私。2014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了相关立法,帮助消费者和学生应对网络攻击。例如,法案规定,如果发现客户个人信息被泄露,公司必须在30天内进行通知,并向有关执法部门提供犯罪证据。联合国也正在开展积极行动。一项由巴西和德国主导的“数字时代的隐私权”草案正在起草当中。

在社会领域中,人们也在不断探索隐私保护的方法。最近,Mozilla基金会正在评估和完善他们的数据隐私保护原则,指导产品和服务的建立、用户数据管理以及合作伙伴的选择。

三、博物馆教育及解说技术的重要进展

在NMC地平线报告中,教育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定义广泛的工具和资源,用来促进教学、学习和创造性的探索。尽管许多技术并不是基于教育目的而开发,却在教育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专家组认为以下6项技术在未来5年内将推动技术规划和决策。按时间进程划分为三类:1年内广泛采用的近期技术;未来2-3年采用的中期技术;预计4-5年后才进入主流教育的长期技术。专家组认为以下6种技术将推动博物馆的发展与变革。这种作用在博物馆教育及解说发展方面尤为突出。

1.1年内投入使用的技术:自带设备(BYOD)

自带设备(BYOD),也称为自带技术(BYOT),是指人们在学习和工作环境中使用自己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的一种行为。目前,博物馆自带设备使用有2个趋势,一是满足参观者携带移动网络设备随处参观的需求,二是把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作为办公工具。事实上,智能手机已成为博物馆提供各种服务、互动交流和教育项目的切入点,因此推进自带设备的应用是满足参观者需求的重要手段。

移动设备使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这种特性使它很快成为了人们学习和办公的重要工具。在这种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博物馆也逐步创建了自带设备的工作环境。随着移动设备应用的普及,博物馆不得不大面积使用高速宽带。尽管这需要很多投资,但好处也有很多,例如通过提高移动设备网络接入的效率和规模,提高手机APP用户与博物馆进行互动的意愿和频率。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的同时使用也可以增加参观者的数量。此外,改善网络也有利于优化IT行为,员工可以对个人资料进行精确分析,并向参观者提供优质的在线服务。

2.1年内投入使用的技术:游戏和游戏化

今天,受电子游戏影响的人越来越多,游戏者的平均年龄也在逐年增长。游戏产业正在深入发展,不断生产新的游戏,以扩大行业影响力。一些具有艺术性、社交性与合作性特点的游戏,吸引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共同参与。美国心理协会正在从认知、动机、情感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研究可视化游戏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其中一项重要的调查显示,游戏在传递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游戏化是指将游戏元素、游戏机制和游戏框架应用到非游戏的环境和场景中,以达到培训和激励的目的。这种将学习环境游戏化的方法也受到了博物馆行业的青睐。

手游是手机APP产业最受追捧的细分领域,世界各地博物馆也正在通过开发手游来实现在线互动,从而提高人们对博物馆的兴趣。游戏化在非游戏化环境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融合游戏元素和游戏机制来实现,例如任务道具、经验值、排行榜、重要事件和徽章等。事实上,研究者已经发现手游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也是一种有益于知识增长的学习方式。

在某些时候,游戏化已经是一种不能缺少的消费体验。近几十年来,很多公司通过飞行常客计划和其他累计式奖励机制对用户进行奖励。如今,这种游戏模式也正在被社交媒体引入,如对用户给予经验值、身份等级和奖金等奖赏。

引入游戏模式已经成为博物馆创新学习模式的重要方面。但形式上的借鉴与深层次的使用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在于,前者只是让用户参与游戏,而不能对博物馆里展览的内容有更多了解,后者则是可以两方面兼顾。因此,有专家认为,游戏化模式的选择应因地制宜。博物馆正在创立全新的数字体验,人们通过思维或者家庭在线模式参观就可以了解或感知到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与此同时,这些展品不会受到任何损坏。

3.未来2-3年采用的技术:基于位置的服务

移动设备已经实现了基于位置的服务。蜂窝塔坐标在GPS的帮助下可以精确定位移动设备。这种基于位置的服务也可以应用在建筑和室内空间。目前,基于位置的服务常见于广告、新闻、社交网络和旅游业。在商业领域,用户关注数据和定位信息就可以引发一场商业行动。最近,室内定位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博物馆根据参观者位置移动的信息,为其提供独特的信息传递方式和服务。这种基于位置的服务不仅可以在地面实现,也可以在3D空间和楼层走廊内实现。

4.未来2-3 年采用的技术:创客空间

21世纪,人们需要真正能改变世界的技能。因此,创意、设计和工程设计行业开始探索前沿的教育方式,比如机器人、3D打印机以及基于web的三维建模等。越来越多的人把创客空间当作解决实践难题、开展创意工作的学习方法。

创客空间背后的驱动力植根于“制造者运动”,艺术家、技术爱好者、工程师、建筑工人、工匠以及其他有制作情结的人都参与了这场运动。2006年“火柴空间”的成功创立奠定了这场“制造者运动”的发展基础。一些博物馆也正在考虑设置“创客空间”专属区域,使参观者可以实践自己的创意或深度地参与到艺术概念的创意中来。

创客空间,也称黑客空间、黑客实验室或工厂实验室,是一个可供某个领域技术爱好者们定期举行聚会,探讨和分享电子硬件制作工具和编程技术技巧的地方。同正规的教育机构一样,博物馆也逐渐重视动手实践、真实的学习体验,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将其应用在文化遗产项目当中。

博物馆利用创客空间,鼓励参观者和艺术家尝试实验和工艺品制作,这使得他们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大都会博物馆艺术实验室建立的创客空间,就是希望通过这个方法来研究新兴技术对博物馆参观体验的影响。

5. 未来4-5 年采用的技术 :自然用户界面

尽管大规模普及NUIs要追溯到2007年iphone手机及其触摸屏幕的上市,但这些技术并非运营商们原创。实际上,围绕超越命令行界面(CLI)和图形用户界面(GUI)开发的讨论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早在那个时候,被誉为可穿戴计算机之父的史蒂夫·曼恩就开始了人机交互实验。从那时起,NUIs的思想就已经产生,随后其他科学家和设计师不断将这一技术创新应用到新技术当中,并使这项技术日趋成熟。

NUIs让数字装备界面清晰、简洁,在改变展品呈现、参观者与展品互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手势技术的应用,允许参观者通过触摸或使用其他肢体语言来感受展品的功能。

6. 未来4-5 年采用的技术:物联网

物联网(IoT)是一种连接物体的网络,将物理世界通过互联网跟信息世界连接起来。自2006年TCP/IPv6推出后,新的网络扩展了互联网的容量,使物品、感应器和设备等都可设定地址并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通信。这种地址空间使自动化技术应用更加具有意义,因为这种追踪技术可以应用于敏感设备或材料、终端售卖机、护照跟踪、存货管理、身份验证等方面。装有嵌入式处理器、传感器或者小型处理器的物体,可以向另一个物体传递信息,如费用、寿命、温度、颜色、压力、湿度等。我们可以对物联网里的物体进行远程管理,例如位置监测、跟踪,甚至让物体在遇损时自动发出警鸣。

对文化遗产机构而言,网络技术对提高展品保护效果、增加语境知识入口、重塑文化作品之间的合作具有潜在的推动作用。例如,物品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自行下载历史信息和元数据,从而讲述自己的故事。这将彻底改变解说和公众参与的范式。

将所有的人、物和设备连接在一起工作将不再是幻想。这就是万物网(IoE),由机器对机器、机器对人、人对人三种网络技术组成。万物网的实现可以使选择和决定变得自动化,使生活和潜在的学习享有一种高效而新颖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