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国际儿童日

联合国国际儿童日

11月20日是联合国大会于1954年通过决议设立的“国际儿童日(Universal Children's Day)”。

世卫组织:应对气候变化

世卫组织:应对气候变化

世卫组织:立刻行动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每年可挽救近70万人生命。

非洲工业化日

非洲工业化日

联合国呼吁中小企业推动消除贫穷和为妇女和青年创造就业。

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公共健康

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公共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11月16日表示,将巴黎条约视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条约。

教科文组织报告

教科文组织报告

大多数国家不论收入水平如何,都把研究创新视为经济可持续增长和促进发展的重点。

艺术之道, 贵在“起劲”和“讲究”

发表时间:2015-09-11        来源: 宣传部

图为昆曲艺术家柯军

2015·江苏篆刻艺术大展9月8日在省现代美术馆开幕。在这样的大展上,篆刻名家云集,引起记者兴趣的是,昆曲名家柯军的篆刻也在其列。一个昆曲艺术家,怎么跨界成了篆刻艺术家呢?

谈起自己与书法篆刻的结缘,柯军回忆说,八十年代,自己刚从戏校毕业,正值昆曲不景气之际,一年演不到几场戏。那段时间,生活黯淡苦闷,于是跟省戏校的冯怀根老师学习书法篆刻。那时工资特别低,每个月30块钱,为改善生活,师徒二人还在古南都、状元楼摆起了摊儿,给人刻字,一个字能赚到60块钱。

做专业的事情要有业余的心态,做业余的事情要有专业的精神。”这是柯军的艺术理念。身为一个著名昆剧艺术家,又是省演艺集团的常务副总经理,他的工作十分忙碌,但记者发现他的办公室里还放着一张大大的写字桌,铺着羊毛毡、摆放着笔墨纸砚,每天中午他都会挤出午休时间尽情挥毫刻字,他说,“因为爱,就不需要‘坚持’,这一切都是从心底自然流淌出来的。”在他看来,不管是昆曲,还是篆刻、书法,它们的艺术之道是相通的,有两个词能概括:一个是“起劲”、一个是“讲究”。

如今“跨界”很时髦,但柯军认为,所谓跨界,不能仅仅是站在自己的行业为圆心,抬起脚往四周跨一跨,而是应当真正地离开自己的圈子,进入到别家领域,好好地做一番研究。所以,这些年来,篆刻方面除了冯怀根老师,他还向著名篆刻家马士达求教,书法方面得到庄天明、孙晓云等诸位名家指点,孜孜不倦地涉猎真草隶篆各种形式。

2004年,柯军自导自演的第一部创新型实验昆曲《余韵》,其灵感就来自于他所擅长的篆刻艺术。这部戏根据《桃花扇》最后一折改编,柯军在当中一人分饰四角,老赞礼、柳敬亭、苏昆生、还有演员自己。开头一幕,是篆刻刀与石头之间充满机锋的对话,最后篆刻刀一挑,刺破手指,鲜血流出,这个片段,柯军不是假演,而是真实刺破手指。这部剧在国内外演出时,获得了极高评价,认为既给古老的昆曲注入了新锐的时尚气息,又不脱离中华传统文化的神韵。

另一部是实验昆曲《藏·奔》,同样糅合了书法篆刻与昆曲。起先,一个“同”字,柯军在舞台上面对观众书写,观众在台下看到的都是反的字,产生不解与反对。最终,柯军通过甲骨文、古籀、钟鼎、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等各种书体“同”字的艺术化书写和昆曲表演,一直演变到篆书的“同”,去了“钩”,台上台下看再没有分别,由此真正进入了天地人和谐的“大同”,注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深意。

柯军说,在书法篆刻当中,不仅得到了心灵的营养,自己的舞台也得到了滋养。比如说书法中“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结构形式,篆刻在方寸之间表现的千变万化的造型结构,对舞台的创新有很大激发。在他看来,他在新概念昆曲当中尝试各种跨界交融,都是为了增强昆曲本身的舞台观赏性,让它的形式之美回归艺术本体。

本报记者  顾星欣